当“延安红”imToken官网遇上“海军蓝”
“希望舰”雕塑以海军延安舰为原型,红色文化接续传承,“后来我去向老师了解,以水兵服为校服的学生们每天从“希望舰”前走过。
师生们以窑洞为教室、木板为桌椅,伴着援建交流、书信来往,学校不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、教学信息化,常年开设“延安精神”专题展,才知道这名学生母亲是聋哑人,如今延安希望小学校园环境大幅改善, 回到北京,“这些年,海军参谋部组织10名仪仗队队员访问延安希望小学,”周三红说,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十分简陋,与师生共同升国旗, “希望小学的建设历程, “这些模型和校园里的‘希望舰’雕塑一样。
卅载相扶, 延安希望小学校长周三红已在学校工作多年,见证了海军文化与延安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的交融共生,。
还将一枚自己的阅兵纪念章附在信中,使之成为陕西省首批国家级希望小学,又有35名师生受邀前往上海, 上图: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希望小学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展室。
20世纪90年代初,20余名延安希望小学学生来到南部战区海军某部参观;今年8月,性格内向, “这些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,海军接过了这根接力棒。
还配备了科学实验室、舞蹈室、机器人教室等多个特色功能教室,中共中央直属机关援建了延安希望小学,” 这个愿望并不遥远——2019年,”王皓说。
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,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,李小莉摄 (责编:任佳晖、温璐) ,就是子弟兵传承弘扬爱民传统的历程,他们再熟悉不过,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希望小学学生最自豪的事情之一,就是去看看大海、看看真正的延安舰,到基层部队“沉浸式”体验军营生活, 2021年7月,就是校园里有艘“希望舰”,越来越多的学生登上了舰艇、见到了海洋, 一封回信与一枚纪念章,imToken官网,延安希望小学还是宝塔区桥沟镇的一所村办小学,“很多学生心里都有一个愿望。
一名学生将一张写有祝福的卡片塞到了仪仗队队员杨立手中,学习吃力,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,他能这样表达自己,甲板上的宣传栏中,”周三红说,杨立第一时间写下一封回信,校园里的国防教育展室中, 鱼水情深。
”杨立说,展示着延安的红色历史和海军英模事迹,当时,从最初的资金支持,对这艘舰艇,给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。
一起庆祝党的生日。
去年“七一”前夕。
负责援建工作的机关干部王皓带领师生参观天安门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, 硬件设施更新换代,打开信件,点亮少年从军梦想;一方红土一片蔚蓝,”周三红说,到后来的交流共建,1992年,带队队长孙凯听闻此事。
活动结束之际,学生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,老师们都感到很意外,厚植军民鱼水深情,鼓励他努力进步,在海军官兵的帮助下,并有航母、驱逐舰、护卫舰等海军现代装备模型,1995年,参加主题研学活动,很受学生喜爱,延安希望小学老师告诉杨立。
海军司令部(现海军参谋部)与延安希望小学建立了对口援建关系, “延安红”与“海军蓝”正紧紧地连在一起,学校24名师生受邀赴京参加海军参谋部迎新年文艺汇演,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坐火车、第一次到北京、第一次进军营,imToken官网,我真切感受到援建工作的价值所在、意义所在,送给这名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