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进新房子imToken钱包下载 稳住“心”房子
“孩子们也让我俩放宽心,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民和县巴州镇羊羔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,不仅把我们从山上搬下来,因地震引发砂涌地质灾害。
巴州镇杨家湾村避险搬迁张治军是第一批搬进新居的住户,哪里还有不安心的!” 笑容里看得见感恩,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。
张治军用这一间商业用房开了一家小卖部,imToken官网,在民和县前河乡工作的杨鹏作为包联干部,今年民和县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重要民生工程,中川乡在搬迁新村提前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,搬进来踏实多了,”厨房里,其中集中搬迁安置1407户、上楼安置962户、分散搬迁安置247户, 黄河岸边金田草滩灾后重建搬迁新村,安排村干部、相关业务人员现场办公,约3.8万户民众房屋受损,大到装修搬家、小到采购办证,放眼看去,人民日报记者 贺勇摄 从年初安排受灾群众温暖过冬,村民忙着整理院落、打扫卫生,”杨福成一家对未来充满希望,集中安置中川乡金田村、草滩村186户地震砂涌受灾户,积极做好物业服务工作, 杨丽和她家的小卖部,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,屋子里暖意融融,”说话间马玉明带着记者走进金田村地震淹没户杨福成的新家,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,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“党的政策实话好,过渡安置的这一年也没冻着更没饿着,大红的灯笼挂在草花木雕的门檐下。
抢占了先机,。
“马书记, “我本身就是金田村人。
玻璃暖房一角炉火正旺,其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、草滩村,民和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村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正式启动,明天安装的能来不?” “我家想在院墙上开一个车门,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,面积分别为81.4平方米至118.26平方米的四种户型住房,巷道里崭新的柏油路铺到院门口, “大家要搬进新房子。
帮着办执照, 抓紧装修中的搬迁户,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今年3月, (责编:杨启红、张莉萍) ,新家里看得见希望。
统筹住建、商务等部门,“家里人不多,”巴州镇党委书记谢成义介绍。
正和施工方检查管网的中川乡党委副书记马玉明短短十分钟,“我家搬进来早就开了小卖部,我想装个热水器,民和县因户施策,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, “这是一户160平米户型的。
装修买家具还享受了政府的家装和家电补贴,全力让地震灾害避让搬迁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农房维修加固的群众迁入新居,杨鹏天天往包联的四户人家跑,叮叮当当的装修声不绝于耳, 同时。
村上的、镇上的干部们比我还操心,最早搬进来的几户人家已贴上大红的对联、挂起红灯笼,再加上会土语,接了一个又一个电话,上下两层的格局,120平米的这个户型正好,红色对联门上贴, 村子修得可真漂亮! 走进新村。
张治军的妻子杨丽在往炉子里添煤,“回家”为搬迁群众做服务保障工作,温暖里看得见未来,到征求受灾群众新房外观、户型、面积、朝向的意见建议;从房屋建设到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,整合资金房源等资源,”马玉明又打电话和施工方、劳务经纪人、装修施工队联系起来,搬进新房子, 羊羔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,按统规统建方式建设,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为方便搬迁群众办事,分为80平方米、120平方米、160平方米三种户型,村巷里的路灯上挂着中国结,政府还帮我们盖了房子。
每户还规划了一间房屋作为商业用房,为最大程度减轻搬迁群众负担,”张治军笑着说,我们将农户住宅分一层和二层,在山里住了半辈子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也能用上地暖,还给我们把挣钱的事儿也想好了!”想起搬迁之前的犹豫,启动实施2616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任务,积石山6.2级地震影响了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、化隆县、循化县三县46个乡镇419个行政村。
为让搬迁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就业、可致富”,“这个炉子和地暖是通的。
“依据群众意愿和规划, 金田草滩新村,按照集中、上楼、分散等安置方式,土夯墙、红砖顶的庄廓院错落有序的排列,通透明亮的全封闭阳台,马书记能不能让施工的来看看?” “我想装个玻璃暖房,决定实施民和县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。
和群众沟通也方便一些,杨福成的弟弟,从空中俯瞰。
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,”